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社會第四~五單元 困難題型

 

社會第四~五單元     班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 (每題1分,共2分)

    1.   (   ) 下列這張圖片摘錄自臺灣大觀一書,途中車輛行經的道路又稱為「臨海道路」,連接蘇澳花蓮,於西元 1932 年完工通車。圖片中的這段海岸是位於臺灣東部。



    2.   (   ) 泰雅族族人小布很喜歡參加部落舉辦的小米祈福祭儀,其中會有祭司為族人祈福的儀式,讓他感受到部落的向心力。

二、 選擇題 (每題1分,共2分)

    1.   (   ) 臺灣島是由菲律賓海板塊歐亞板塊相互推擠而形成,而板塊推擠仍持續進行中。根據以上所述,臺灣應該有超級高山出現,但是臺灣最高峰高度也僅三千多公尺,其中原因可能與何者有關? 

         1.  極端氣候異常 2.  地震頻繁   3. 侵蝕作用強烈 4. 人為破壞嚴重。

    2.   (   ) 根據《臺北市志》:「艋舺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北皮寮後有另一個名稱應是殺牲製革所在,多製成皮箱等物品。又根據地方耆老所說,剝皮寮是因帝國時期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但是最特別的是當地混合著閩南式及西洋巴洛克式的獨特建築。」根據上文,我們可以推測「剝皮寮」的名稱由來,應該與什麼較無關? 

                    1.殺牲製革 2. 剝去樹皮 3.建築方式 4.以上皆無關。

三、 填代號 (每格1分,共7分)

      1. 暑假期間,在大學讀人類學系的哥哥,四處參訪了臺灣各地的史前遺址,請依照下列出土的文物判斷分別屬於哪一史前遺址,並填入正確的代號。

A 十三行遺址 B 卑南遺址 C 長濱遺址

( )()石板棺。

( )()煉鐵作坊。

( )()人面陶罐。

( )()打製石器。

      2. 下列三個臺灣史前時代的人物,請根據他們的生活情境,推測出他們生長年代的先後順序。

A 趙南:大部分時間和族人一起下田工作,收成時,會使用石刀收割穀物,也會在自家庭院前用石杵、石臼舂米。

B 李三:常跟著父親到處做生意,有時也會將自己種植的作物和來自東南亞的人交換一些琉璃珠飾品。

C 王圓:會用以打製方式製作的石器和父親一起捕魚、狩獵,母親則會採集住家附近的果實來維持一家的生計。

答:( )→( )→( )。

四、 勾選題 (每格1分,共4分)

      1. 林偉仁帝國時期霧峰 家的家族成員,關於林偉仁,哪些敘述是正確的?請打ˇ。

( )()林偉仁應該住在現在的臺中地區。

( )()林偉仁當年可能參與訓練鄉兵或 戰爭。

( )()林偉仁的家人種植農作物時,會使用曹公圳的水來灌溉。

( )()林偉仁家族中的族長可能具有影響力。

五、 對的畫,錯的打× (每格1分,共12分)

      1. 社會課時,老師要同學們分組討論長濱遺址和卑南遺址的異同,以下敘述是欣妮這組的討論結果,請將對的畫○,錯的打╳。

◎相同處:

( )()都屬於臺灣史前文化中較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

( )()都出現在臺東地區。

( )()都在遺址中發現石板棺與磨製石器等物品。

◎差異處:

( )()卑南遺址居民使用玉石的現象很普遍;長濱遺址則使用打製石器。

( )()卑南遺址分布於東部海岸附近;長濱遺址則分布於中部山區。

( )()長濱遺址以採集、漁獵維生;卑南遺址已發展出農耕和飼養家畜的生活方式。

      2. 社會課時,老師要同學分組討論卑南遺址和十三行遺址的異同,以下敘述是明誠這組的討論結果,請將對的畫○,錯的打╳。

◎相同處:

( )()都屬於臺灣史前文化中較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

( )()都具有製陶的技術。

( )()都還不懂得使用火。

◎差異處:

( )()卑南遺址居民懂得農業耕種;十三行遺址人們則還未發展農耕。

( )()卑南遺址分布於北部地區;十三行遺址則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地區。

( )()卑南遺址的特色是大量使用石材;十三行遺址則已懂煉鐵,使用金屬器具。

六、 改錯題 (每格1分,共6分)

      1. 小草和同學正在玩「大家來找碴」遊戲,從下列敘述中找出錯誤,且每句敘述都有一個錯誤。請你找出錯誤的地方,並加以改正。

()大約 600 萬年前由於受到板塊長期擠壓,使得臺灣島部分地區漸漸沉入海面而形成今日所見到的景象。

()臺灣擁有各種豐富的地形,例如:被山地圍繞而中間平坦的台地地形。

      2. 小英利用暑假期間走訪幾個臺灣原住民族部落,進行詳細的實地考察,並且將所見所聞寫在筆記本內,但記錄過程中難免發生失誤,有些內容不小心寫錯了,請幫她找出兩個錯誤的地方並更正。

  目前臺灣原住民族經政府認定的共有 12 個族群,各族群的社會風俗雖有差異,但有許多神話傳說,都重視人與自然抗爭的觀念。原住民族中的賽德克族曾在日本統治時期發起霧社事件,後來被魏德聖導演拍成電影賽德克.巴萊;之後又陸續有幾部以原住民族為主題或原住民族素人演出的電影,例如:太陽的孩子哈勇家等。從以上的例子可知,原住民族的文化傳承與歷史事件已逐漸被大眾關注,有助於發揚原住民族文化!

答:

      3. 欽文的爸爸認識許多泰雅族朋友,放假時常帶著全家人到好友的部落拜訪。下列敘述是欽文到當地的旅遊心得,但是他有兩個地方寫錯了,請幫他找出來並更正。

  泰雅族的山林知識傳承自祖先,具有與自然共存的觀念。他們會利用文字紀錄的方式留下許多神話傳說,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很多都是就地取材,利用附近常見的竹子製作而成。我和爸爸參加泰雅族的歲時祭儀稻米祈福祭儀中,看到頭目為族人祈福,祭典氛圍令人印象深刻。此外,我們也品嘗了當地的特色美食,試穿他們的傳統服飾,相當有趣。

答:

七、 題組 (每格1分,共82分)

      1. 社會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關臺灣土地開發與利用的方式。請問:

( )()下列哪一項行為是正確的土地利用方式? 

              1.大量砍伐森林樹木 2.大規模開闢山區為觀光農場 

           3.做好山坡地水土保持工作 4.將山地與丘陵全部開發為農業用地。

◎下列哪些地形比較適合人類居住與活動呢?請打ˇ。

( )()平原地區。

( )()盆地地形。

( )()高山地區。

      2.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帝國初期,想要到臺灣開墾土地,須事先向政府提出申請。早期人到臺灣時,因不准攜帶家眷,有不少人娶平埔族群女子為妻,一方面可以取得土地的控制權,另一方面經由通婚,使得人和臺灣平埔族群在血統上互相融合。「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這句話便是用來說明這種現象,並且在語言和生活習俗方面深受彼此相互影響。

( )()根據上文,人們如何來開墾? 

          1.向政府購買土地 2.由政府統一分配 

          3.向政府申請渡證照 4.人民自行決定。

( )()造成「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原因是什麼? 

          1.移民到臺灣時,不准攜家帶眷 2.政府劃分人和原住民族的界線

          3. 人及平埔族群互不往來 4.以上皆是。

()根據上文,除人透過通婚、租地耕作及購買土地,使平埔族群融入人的生活方式,帝國還採取哪些措施使平埔族群的語言快速流失,而失去原有的傳統文化?請寫出一項。

答:

      3.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位於陽明山北側約海拔 320 公尺處有一個老聚落,聚落時常煙霧繚繞,這裡位處溫泉源頭,且附近有八個硫磺氣孔常有白煙噴出,遠望有如八道白煙,「八煙聚落」因而得名,居民依循傳統種植水稻,但因位處偏鄉人口流失,聚落水天一色的農田美景逐漸沒落。後來政府推動溼地保育計畫並與當地居民合作,重現過去水梯田的景象,以當地因過去火山爆發後形成的火成岩手工砌石,保留浮圳、三層圳的傳統做法引入山泉灌溉,讓原本老聚落重現生機,而水梯田中一處名為「水中央」的田園美景經網路宣傳後爆紅,成為遊客爭相探訪的祕境,搭配著聚落裡砌石而成的傳統建築樣貌,頗有世外桃源之感。

  然而,聚落美景在媒體推波助瀾之下湧入大量遊客,除了不斷的人潮以及產生的大量垃圾,加上素質不佳的遊客踩垮石頭田埂與農作物、大聲喧鬧甚至私闖民宅。聚落裡的風貌正被遊客改變,最讓人意外的反而是原本要維持的水田、水圳以及溼地生態卻逐漸崩解,聚落居民做觀光生意比農作收入更直接快速與豐碩。最後不堪其擾的聚落居民決定封村,私人美景「水中央」也因家族糾紛而決定將水田的水放流。後來聚落重新成立八煙三生發展協會,以預約參觀的方式兼顧觀光發展與生態維護,同時也能確保居民的生活品質,做到生活、生產與生態的「三生一體」都能均衡發展。

( )()從文章中我們可以判斷八煙聚落位於哪一種地形上?

 1.平原 2.高山 3.丘陵 4.盆地。

( )()文章中提到聚落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1.原住民族傳說                      2.最早有八戶人家定居 

      3.硫磺氣的煙霧瀰漫在聚落中 4.早期聚落的汙染嚴重。

( )()下列哪一項敘述較符合文章的主旨? 貪得無饜破壞環境的人類 媒體炒作的網美景點不堪檢驗 生態復育失敗的原因 生態環境與觀光發展平衡。

      4.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過去人移民從中國渡海來開墾,土地是否有收成除了看天吃飯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穩定的水源。早期未修築水利設施時,有些地方只能進行旱田種植,一直到水利設施逐漸完成,才能種植水稻。水稻同時也是福建廣東渡海來開墾的人主食。所以水利建設成功與否不只影響土地拓墾面積,也影響作物的產量,因此進行水利開發有利可圖,陸續出現不少私人水圳、埤塘等等水利設施供農戶租用。

  臺灣中部地區有條名列帝國時期「臺灣三大圳」之一的水圳,從水圳完工後每年都會舉行跑水祭,是地方一項重要的傳統習俗。祭典在取水口圳頭舉行,擺設香案祭祀表達飲水思源之意,然後派遣數名身手矯健的人下水圳引水。負責引水的引水人身穿蓑衣、草鞋,頭綁紅巾並頂著祭品,在良辰吉時水圳打開水閘後,趁水勢到達之前不斷往前奔跑,有引領水流方向、避免氾濫成災的意思,這個過程就是「跑水」。後來當地地方政府結合這項特殊文化舉辦跑水節,讓大眾有機會感受引水人的神聖任務,並將水勢控制低於膝蓋避免危險,成了當地引人入勝的觀光資源。

( )()關於帝國時期的水利建設,哪一項敘述錯誤? 

       1.初期缺乏水利設施 2.水利建設與土地拓墾面積有關 

       3.水利建設與種植作物有關 4.水利設施只有官方可以興建。

( )()關於跑水祭的由來與轉變,下列敘述哪一項錯誤? 

      1.在水圳的出水口設案祭祀表達感謝 2.引水人在水圳岸邊奔跑 

       3.引水人要身手矯健是為了不讓水追上 

      4.現代已轉變成具觀光價值的跑水節。

( )()請你根據文章敘述,推測舉辦跑水節的水圳是哪一條? 

      1.曹公圳 2.瑠公圳 3.嘉南大圳 4.八堡圳

      5. 快樂國小這學期的戶外教育計畫探訪臺灣的史前遺址,下圖是三個重要史前遺址的分布圖,請問:

( )()如果想以金屬器時代為主要的教學內容,那麼應該要去哪個地點參觀? 

                   1.A  2.B  3.C

( )()如果決定是以歷史最久遠的舊石器時代為主要教學內容,應該要去哪個地點參觀?  1.A  2.B  3.C

( )()最後考量參訪同樣位於東部地區的 BC 兩處遺址,請問這兩個遺址分別為何? 

               1.十三行遺址、長濱遺址 2.長濱遺址、卑南遺址 

               3.十三行遺址、卑南遺址。

      6. 有關臺灣的沿海地形,請問:

( )()下列關於臺灣沿海地形特色說明的組合,哪一項錯誤? 

            1.東部:陡峭斷崖   2.西部:沙灘與潟湖 

            3.東部:岬角與海灣 4.西部:海岸地形平緩。

◎下列關於臺灣西部地區海岸地形與利用方式的敘述,正確的請打ˇ。

( )()早期移民會以小型船舶在此停靠登陸。

( )()河川在出海口堆積而形成沙灘與沙洲等地形。

( )()沿海居民會利用海岸地形來發展製鹽業或養殖牡蠣等。

( )()有豐富的珊瑚礁地形與海岸景觀。

      7. 爺爺帶著小白愛河邊散步,看到許多人也帶著小孩來玩水,不由得感嘆說:「沒想到現在竟然有這麼多人來愛河散步踏青呢!」小白疑惑的說:「難道以前沒人來嗎?」請問:

有關愛河的發展歷史,請將敘述對的畫○,錯的打╳。

( )()早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人就已將愛河打造成有休憩功能的都市景觀了。

( )()由於人們在愛河沿岸養豬、養鴨,糞便直接流入河中,使得愛河受到嚴重汙染。

( )()隨著愛河遭受嚴重汙染,不只人們不敢去玩,生態也受到極大的影響。

( )()經過政府的整治後,如今愛河又再度成為熱門景點。

( )()政府為了解決愛河的汙染問題,做了哪件重要的事情呢? 

         1.禁止農民使用農藥 2.興建汙水下水道

       3.禁止工廠設置        4.興建親水設施。

      8.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臺灣原住民族目前共有 16 族,每一族的傳統文化都有所不同,例如在傳統服飾上,各族都別具特色,尤其是服飾上的圖騰裝飾更是引人注意。

  根據文獻記載、神話傳說和現代學者的調查,原住民族基本上都有圖騰崇拜的現象。像是泰雅族的圖騰多以「菱形」圖案為主,這與族人崇拜的「祖靈」相關,菱形圖案象徵祖靈的「眼睛」。在排灣族魯凱族族人的眼中,由於百步蛇的性格和他們頭目的形象「獨立、安定、和平、彼此不互相攻擊」等很相似,因此他們以百步蛇為圖騰,將其視為守護神,並把百步蛇生活的區域視為「禁區」,任何族人都不准干擾。

  除了圖騰文化之外,原住民族的好歌喉也廣受眾人讚譽,像是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的傳統祭典音樂「八部合音」,只有當年最聖潔的男子才能加入,參加人數為 8  12 人不等,不僅展現布農族人卓越的音感,更使這一傳統音樂聞名國際!另外,還有阿美族豐年祭的祭典歌謠與舞蹈、卑南族的猴祭、雅美族達悟族)的飛魚祭及賽夏族每兩年舉辦一次的矮靈祭等,每年都吸引不少觀光客前往共襄盛舉呢!

( )()哪一族的圖騰與「祖靈的眼睛」有關? 

           1.阿美族 2.雅美族達悟族) 3.泰雅族 4.賽夏族

( )()排灣族魯凱族人眼中,為何百步蛇會變成他們的重要圖騰? 

          1.百步蛇的性格和他們頭目的形象很相似 

          2.因為頭目會和百步蛇共同生活在「禁區」中 

          3.因為族人以獵捕百步蛇為生 

          4.以上皆是。

( )()關於「八部合音」的說明,哪一項正確? 

          1.布農族的祭典儀式名稱 

          2.是祈禱小米豐收的傳統祭典音樂 

          3.只有當年最聖潔的男子與女子才能加入 

          4.參加人數規定要 8 個人。

( )()關於臺灣原住民族祭典配對的說明,何者正確? 

          1.賽夏族每兩年舉辦一次矮靈祭 

          2.卑南族每年舉辦要唱歌跳舞的豐年祭 

          3.阿美族著名的祭典是飛魚祭 

          4.雅美族達悟族)的特色祭典是猴祭。

      9. 小南生活在早期的原住民族部落中,爸爸是族中狩獵隊的成員之一,每逢 11 月~隔年 4 月狩獵期間就要和其他獵人一起住到獵寮中。小南希望自己快點長大,就能跟著父親去狩獵,不過在那之前,他可以幫忙分送獵物,給同一個共食、共勞團體的族人,畢竟他們也在姐姐結婚時前來幫忙蓋了一座傳統住屋。」

( )()從上述短文可以知道小南是哪一個原住民族? 

               1.邵族 2.賽夏族 3.雅美族達悟族) 4.泰雅族

( )()分享獵物、在族人需要時相互幫忙,這是哪一種生活態度? 

                1.互助共享 2.順應自然環境 3.生態保育 4.財產公有。

( )()小南的爸爸只在 11 月~隔年 4 月間去狩獵,可能是因為什麼原因? 

             1.避開動物繁衍季節 2.有時獵物比較少 

             3.野生動物有危險性 4.獵人需要保有和家人相處的時間。

( )()小南的姐姐結婚時族人幫忙蓋了一座傳統住屋,請問這個住屋較可能屬於哪一種材質? 

              1.磚瓦 2.石板 3.竹子 4.珊瑚礁石。

   10. 小齊日月潭旅行時,在當地原住民族部落的文創商品區看到一件襯衫上繪製了一群獵人追逐白鹿的圖樣,覺得很有特色,據當地人說這隻白鹿與他們祖先搬到日月潭的傳說故事有關,請問:

( )()居住在日月潭附近的是哪一個原住民族? 

                1.泰雅族 2.賽夏族 3.雅美族達悟族) 4.邵族

( )()承上題,這個原住民族的祖先在遇到白鹿時,正在進行哪一項經濟活動? 

                    1.狩獵 2.捕魚 3.種田 4.手工藝。

( )()承第()題,這個原住民族的祖先之所以選擇搬到日月潭,原因是什麼? 

                 1.想抓到白鹿 2.日月潭的魚蝦豐富 

                       3.當地交通方便 4.適合種植稻米。

   11.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板橋 家為臺灣歷史上五大家族之一,家開林應寅 乾隆年間從福建擔任私塾教師,後來他的長子林平侯渡海來尋訪父親,並到米商鄭谷家工作,由於林平侯頗有經商天賦,鄭谷慷慨借助資金助他創業經商。當時正值淡水河航運興盛,後來又因林爽文事件造成臺灣米價上揚,林平侯因此發跡,接著與竹塹(今新竹市)人林紹賢共同辦理臺灣的鹽務而累積大量的財富,林平侯曾短暫回到中國,但最後還是返定居。當時因為北部有嚴重的 械鬥問題,林平侯因而遷居到大嵙崁(今桃園 大溪),開墾土地、興建水圳,田租收入大增,而為了收租方便又在枋橋(今新北 板橋)購屋作為據點。

  林平侯過世後,將家產分成「飲記」、「水記」、「本記」、「思記」、「源記」五家商記,分別交給五個兒子,分得「本記」、「源記」的林國華林國芳兩兄弟,將其商記合併為「林本源」,遷到枋橋居住,就是今日所稱的「林本源家族」。由於此時 械鬥尚未平息,家接受漳州人邀請在枋橋籌建城牆抵禦泉州人侵擾;另一方面也聘請文人教導後輩,傳承文化。家第三代的林維源林維讓延續家族事業有成,持續擴建家族在板橋的宅邸,延續至今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林家花園林本源園邸)。

( )()根據文章的描述,家發跡的過程沒有參與哪一項事業的拓展? 娛樂事業 稻米買賣 製鹽業 土地開墾。

( )()家在枋橋築城,是大家族對地方的什麼貢獻? 傳播宗教 管理政務 建設鄉里 辦理高利貸款。

( )()關於文章中提到的林爽文事件,下列敘述哪一項正確? 人與原住民族發生的衝突事件 是與外國軍隊合作攻打臺灣事件 是來自不同故鄉的族群互相爭鬥 帝國政府管理不當,造成民眾反抗。

   12.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金廣福」墾號是於西元 1834 年,在官方主導及補助下,由 兩籍人士合資組成的開墾團體,金廣福公館則是辦公的地方。「金」代表官方,也是好彩頭的意思;「廣」代表廣東 籍移民的客家人;「福」代表福建 籍的閩南人。雖然說是 兩籍人士合作開發的墾號,不過,閩南商人主要在投資,無意在山區建立家業;而籍墾戶因來時間較晚,西部平原可耕之地已被閩南人開墾的差不多了,勢必要往附近山區開拓,才能建立安身立命的家業。因此,當時籍墾戶首領周邦正,留在城裡處理公務,並掌管「金廣福」墾號的印信;而籍墾戶首領姜秀鑾,則親自率領客家移民進入山區,設立隘寮防「番」,進行開墾。現在新竹縣北埔峨眉寶山地區,之所以成為客家庄,便是這個原因。

( )()請依本文內容判斷,為何帝國政府要開設金廣福墾號? 消耗族群團聚力 促進族群和諧合作 占領原住民族的土地 利用原住民族消滅 兩大勢力。

( )()文章中提到時到山區開墾要防「番」,當時的「番」是指什麼人? 籍墾戶 籍墾戶 原住民族 西方人。

( )()讀完上面的文章後,以下哪一個敘述是錯誤的? 新竹縣是由一位叫金廣福的墾戶開發的 籍與籍墾戶的開發與經營方式不同 籍民眾往山區開發是因為西部平原大多已被籍民眾開墾,只能往山區移動 帝國官方也參與了金廣福的成立。

   13.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每一個考古遺址的發現,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而它們所埋藏在地底下的古文物也都不盡相同。

  像是十三行遺址,它的發現是在西元 1955 年的秋天,因空軍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駕駛飛機經過今新北市 八里區觀音山上空時,由於羅盤受磁力干擾,發生異常現象,原以為發現了鐵礦,後來經由專家實地勘查,才知道其實是土法煉鐵的遺跡。經過開挖後,發現遺址中有兩個文化層重疊,上層是近代的文化層,下層則為赤褐色網紋硬陶文化層,也就是十三行遺址。

  事實上,這個位於淡水河出海口交界處南岸的遺址,差點就被都市計畫給破壞殆盡。原來,十三行遺址的所在地,早已被政府規畫為八里汙水處理廠的用地,所以在遺址開挖之前,還曾經爆發文化保存和工程建設的衝突事件。所幸,該遺址於西元 1991 年已被內政部訂為二級古蹟,西元 2006 年更進一步被指定為國定古蹟。但是所保存下來的部分卻僅占原遺址的九分之一,因為其餘的遺址早在興建汙水處理廠時被破壞了。

  目前在遺址旁所成立的十三行博物館臺灣第一座縣立(今新北市市立)考古博物館,考古遺址展覽品有陶器、石器、鐵器和玻璃器及兩座墓葬等,專家分析,它出現的時間屬於史前時代的前鐵器時代,是目前臺灣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所留下的遺跡,雖然這些史前居民在這裡生活了一千多年後不知為何突然消失,至今仍然是個謎,但從他們留下來的遺跡看來,很有可能是臺灣平埔族群之一凱達格蘭族的祖先呢!

( )()十三行遺址的發現與下列哪件事相關? 汙水處理廠開挖時發現 飛機飛行時羅盤受干擾而發現 原住民族辦理慶典時發現 河川整治工程時發現。

( )()十三行遺址居住的人們,生活應該和哪一條河川息息相關? 蘭陽溪 淡水河 濁水溪 大甲溪

( )()十三行遺址差一點因為什麼原因而消失殆盡? 地震斷層 颱風侵襲 都市計畫 豪雨水災。

( )()十三行遺址中,出現了什麼古文物? 鐵器 陶器 玻璃器 以上都有。

   14.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瑠公圳」位於臺北,為清帝國 乾隆年間由墾戶郭錫瑠興建。

   乾隆 5 年(1740),水圳工程破土興建,沿新店溪畔開鑿,經大坪林景美等地區直達臺北市區。水圳開闢之初,工程遭原住民族阻撓與攻擊,工程進行十分困難,經過不斷的爭鬥與溝通,工程到乾隆34 年才正式完工,歷時近 30 年,受益農田面積廣達 1,200 餘甲。

  瑠公圳臺北早年主要灌溉系統,但因臺北地區農地多已變成市區建築,民國 73 年,瑠公圳正式宣布停止灌溉,其功能也由農業渠圳變成都市排水。

  目前位於臺北捷運新店線終點站旁、新店溪畔的瑠公圳水門抽水站及圳頭「萬古流芳碑」,記載著郭錫瑠事蹟與建圳始末,瑠公圳雖已功成身退,郭錫瑠功德仍予人無限感念。

( )()瑠公圳是下列何處早年的灌溉系統? 臺北 彰化 臺南 高雄

( )()瑠公圳由何人所興建? 林爽文 施世榜 吳沙 郭錫瑠

( )()瑠公圳是引下列哪條水源進行灌溉? 濁水溪 淡水河 新店溪 高屏溪

( )()水圳興建工程進行困難的主因是什麼? 缺乏工人 當地原住民族的阻撓 地主不肯賣地 沒有足夠的施工材料。

◎下列何者是目前瑠公圳主要的功能?對的請打ˇ。

( )()農田灌溉。

( )()都市排水。

( )()民生飲用水。

( )()清洗大型衣物。


   15. 于瑄班上分組進行「臺灣的地形與海岸」研究報告,以下是各組分配到的主題,他們利用暑假親自探訪觀察。請問:

() A  D 是他們探訪的地點,是他們拍到的照片內容,請依照各組的主題,將相關的地點和照片內容的代號填入表格中。

A 臺南 北門 B 墾丁 C 基隆港 D 清水斷崖

潟湖景觀

陡峭的海岸線

獨特的珊瑚礁海岸

岬角、海灣相間的海岸

 

組別

主題

地點

照片內容

小玉

臺灣北部地形

 

 

春民

臺灣東部地形

 

 

大同

臺灣南部地形

 

 

芳芳

臺灣西部地形

 

 

( )()芳芳來到期待已久的清水斷崖,看到壯觀的景象,忍不住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多拍了幾張照片要和同學分享。這壯觀的地形最鄰近哪一個海洋呢? 

                           1.臺灣海峽 2.巴士海峽 3.太平洋 4.大西洋

   16.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信仰是人們心靈的寄託,臺灣原住民族與人的文化上雖然沒有共同信仰的神靈,但是在臺灣卻有一尊神明十分特別,那就是「番老太祖」。臺灣原住民族的信仰屬於泛靈信仰,也就是認為自然萬物皆有靈,除了祖靈以外也會崇拜自然神靈;而人崇拜的是神明則是有具體的形象。「番老太祖」就是融合兩種族群的信仰方式而出現的神像神明。

  位於彰化 北斗東螺天后宮裡有一尊「番老太祖」神像,頭戴原住民族頭飾、身穿人服飾、面孔也是人臉孔,「番老太祖」座前還有一隻「三角頭、蝙蝠耳、鐮刀尾」的臺灣土狗,象徵原住民族勇士無畏的冒險精神。這尊神像相傳已有 200 多年歷史,當時來開墾的人將原鄉的媽祖信仰帶來臺灣,當時住在北斗一帶的東螺社眉裡社平埔族群與人和平相處,日子一久也被人影響,跟著祭拜媽祖,因此東螺媽祖也有「番仔媽」、「番社媽」之稱;平埔族群並學著雕刻神像,將原本信仰的「老太祖」具象化,這座神像後來還入祀天后宮,以人的角度改稱為「番老太祖」,甚至在媽祖出巡時為媽祖護駕開道。東螺天后宮供奉「番老太祖」,不只是和一般廟宇不同的特殊情況,更是人移民與原住民族文化融合的歷史見證。

( )()下列關於老太祖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1.為人移民從原鄉帶來臺灣的信仰 2.原本應該是沒有具體形象的 

        3.西方傳教士傳播的信仰 4.是動物神靈所幻化的神明。

( )()從文章中我們可以推測東螺天后宮所祭祀的主神是什麼神明? 

          1.老太祖 2.玄天上帝 3.媽祖 4.土地公

( )()關於臺灣人民的信仰,哪一項敘述錯誤? 

         1.原住民族信仰祖靈                            2.原住民族認為自然萬物皆有靈 

        3.人移民會信仰從家鄉帶來的神明 

         4.人移民來到臺灣後改信仰原住民族的祖靈。

   17.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琉璃珠是臺灣 排灣族以及魯凱族重要的飾品,不同的琉璃珠代表不同的意義,也可以透過琉璃珠來分辨主人的身分地位。而在傳統的部落社會中,只有貴族可以配戴琉璃珠,以彰顯貴族的權利與尊貴。珠子的顏色、材質與配戴的位置各有不同,具有不同的意義,排灣族人相信琉璃珠具有祈福保護、降禍懲戒的力量。

  在排灣族的傳說裡,天神為了欣賞美麗的世界便化身為孔雀王子下凡,當他沿著溪流到了排灣族部落時,遇見一位名叫穆莉淡的美麗女子在溪邊洗衣,孔雀王子被她深深吸引,暗中查訪之後發現是部落頭目的女兒。孔雀王子聽說排灣族的婚配講究門當戶對,自己身為神要娶穆莉淡為妻可能有困難,可是孔雀王子還是決定和穆莉淡交往。當孔雀王子鼓起勇氣向頭目請求將穆莉淡嫁給他時,頭目和其他長老果然拒絕了孔雀王子。傷心的孔雀王子並沒有放棄,便帶著穆莉淡飛向空中,當他的羽翼掉落地面時化為一顆顆的琉璃珠,當作是迎娶穆莉淡的聘禮,這就是排灣族珍貴的琉璃珠孔雀珠,也是定情的象徵。

  現今雖然古法琉璃珠工藝已經很少見,大多是利用玻璃工藝製作仿古琉璃珠,但我們仍可從中看見原住民族蘊含的創作與生命力。

( )()琉璃珠對下列哪個原住民族群是重要的飾品? 

             1.賽夏族 2.阿美族 3.魯凱族 4.布農族

( )()下列關於琉璃珠的敘述,哪一項錯誤? 

              1.通常是部落的貴族才可以配戴 2.琉璃珠的串法有一定的次序 

              3.現在排灣族原住民仍完全遵循古法製作琉璃珠 4.不同的琉璃珠有不同的意義。

( )()如果你收到一顆孔雀琉璃珠,代表什麼意義?    

               1.勇敢 2.親情 3.友情 4.愛情。

   18. 以下是雷娜暑假所寫的旅遊日記,請閱讀並回答問題。

  第一天,我們前往宜蘭 雪山山脈馬告生態園區,這裡保存著全亞洲最大的棲蘭神木園區,走進原始步道,我們看到許多年齡堪比偉人的神木群,感受到自然景物的奇妙;晚上住宿在太平山莊,讓身心好好放鬆。隔天一早,爸爸便開車前往瑞芳地區的九份,看到整個山坡地建造許多的房屋,當地居民說早期因九份開採金礦,所以聚集許多人口,但因居住面積有限,所以只能在此建造階梯式的房屋。逛完九份這座有名的「黃金山城」後,我們就結束這趟愉快的旅程。

()請根據雷娜的日記,寫出一項政府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措施。

答:

()請根據雷娜的日記,寫出一項人們如何適應地形,發展出的生活空間。

答:

   19. 動畫短片山海祭遇飛魚來了中,流浪的外國商人馬西機緣巧合得以成為雅美族達悟族)漁團的一員出海,親身體會當地原住民族文化,回航後漁團成員給他一份飛魚,告訴他整個漁團「不管漁獲多少,每個人都一樣多」。請問:

(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雅美族達悟族)的文化很重視哪種精神? 

               1.生態保育 2.共同分享 3.階級分明 4.人定勝天。

( )()雅美族達悟族)人將飛魚視為什麼? 

               1.上天的禮物 2.被神明懲罰的罪人 3.祖靈的化身 4.朋友。

   20. 麗君與家人趁暑假時前往蘭嶼旅遊,當地除了有明媚的風光,還有島上獨特的原住民族文化。原住民族為了適應當地獨特的地形與氣候,他們會穿丁字褲、住地下屋,還會駕駛拼板舟、舉行飛魚季、跳長髮舞等,體驗了當地的原住民族文化後讓麗君一家人覺得收穫豐富。請問:

( )()文中提到的原住民族是哪個族群? 

                     1.  阿美族 2. 排灣族 3. 雅美族達悟族) 4. 卑南族

( )()這個族群規範族人什麼事項? 

                       1. 禁止在大鬼湖周圍狩獵 2. 只能在3  10月間食用飛魚 

                       3. 將百步蛇視為守護神     4. 以上皆是。

( )()這個族群對於捕食飛魚有許多禁忌,這些禁忌說明他們具有什麼觀念? 

                  1. 生態保育 2. 獨占資源 3. 貴族社會 4. 競爭。

   21.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翰翰美國的網友 Amy 經常利用網路分享自己國家有趣的事,Amy 臺灣感到非常好奇,於是 Amy 計畫將利用假期到臺灣一遊。

  在 Amy 臺灣旅遊之前,翰翰想從地理位置將值得一遊的地方都介紹給 Amy翰翰告訴 Amy臺灣位在世界最大海洋及最大陸地之間,因為有兩個板塊長期的擠壓,才逐漸浮出海面,所以臺灣常會發生地震,但也因此有 壯麗的海岸山脈景觀,來到臺灣 絕對是極佳的旅遊地點。臺灣的海洋資源也相當豐富,位在綠島朝日溫泉是世界少有的海底溫泉,不容錯過呵!

( )()臺灣位在世界最大海洋旁,是指哪一個海洋? 

              1.  太平洋 2.  大西洋 3.  印度洋 4.  南海

( )()臺灣島是哪兩個板塊互相擠壓形成的? 

              1.  歐亞板塊非洲板塊 2.  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 

             3.  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 4.  菲律賓海板塊太平洋板塊

( )()從文中可以知道海岸山脈因為板塊擠壓而不斷隆起升高,可是事實上海岸山脈的高度卻沒有明顯的增加,是因為什麼原因? 

               1.因為地震導致陷落 2.因為人們開墾山林 

                    3.因為侵蝕作用也很強烈 4.因為海平面上升速度更快。

   22. 臺灣受到地形與氣候的限制,雖然每年的降雨量不少,但每人可使用的水資源卻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因此常在冬末春初時,看到政府宣導節約用水的廣告。而為了讓民眾有足夠的水可用,政府在各大河流上游建設水庫儲水備用,但近年水庫面臨泥沙淤積嚴重的問題,加上氣候變遷使得降雨季節更不穩定,各種因素讓民眾的生活用水問題日益嚴重。

( )()近年造成水庫泥沙淤積嚴重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臺灣年降雨量過少            2.野生動物的破壞 

              3.水庫上游山坡地過度開發 4.板塊擠壓、碰撞劇烈。

( )()為使臺灣有足夠的水資源可以使用,應該避免下列哪項行為? 

               1.做好水庫上游水土保持    2.恢復水庫集水區原始森林樣貌 

              3.養成平常節水的好習慣     4.開挖其他河川建設新水庫。



解答 社會第四~五單元 


一、 是非題 (每題1分,共2分)

       1.答案:○

解析:這段道路是蘇花公路的前身,緊鄰東部陡峭的海岸線。

       2.答案:╳

解析:是頭目為族人祈福。

二、 選擇題 (每題1分,共2分)

       1.答案:3

解析:板塊推擠造成地震頻繁、山脈升高,但因侵蝕作用也很強烈,使得高山的高度沒有明顯增加。

       2.答案:3

三、 填代號 (每格1分,共7分)

      1.答案:() B() A() A() C

      2.答案:CAB

解析A 卑南遺址時期,B 十三行遺址時期,C 長濱遺址時期。

四、 勾選題 (每格1分,共4分)

      1.答案:()ˇ;()ˇ;()ˇ

五、 對的畫,錯的打× (每格1分,共12分)

      1.答案:()○;()○;()╳;()○;()╳;()

解析()卑南遺址可見。()長濱遺址也位於東部海岸附近。

      2.答案:()○;()○;()╳;()╳;()╳;()

解析()舊石器時代以來就已知用火。()十三行遺址人們以農業、狩獵、捕魚維生。()分布於北部地區的是十三行遺址,卑南遺址分布在東南部地區。

六、 改錯題 (每格1分,共6分)

      1.答案:()沉入海面→浮出海面;()台地→盆地

      2.答案:() 12 個→ 16 個;()人與自然抗爭→與自然共存

      3.答案:()文字紀錄→口述方式;()稻米→小米

七、 題組 (每格1分,共82分)

      1.答案:3()ˇ;()ˇ

解析()不應大量砍伐森林樹木,要保護森林資源。不宜大規模開闢為觀光農場。並非所有山地與丘陵都適合作為農業用地,也不應過度開發。()高山地區較不適合人類居住與活動。

      2.答案:3 1 鼓勵讀文(答案僅供參考)

      3.答案:3 3 4 

解析()從文章中提到的海拔高度與梯田景觀,可推測為丘陵。

      4.答案:4 2 4 

解析()有私人水圳、埤塘等水利設施供農戶租用。()引水人要下水圳引水。()帝國時期位於中部的三大圳之一是八堡圳

      5.答案:1 2 2

解析A:金屬器時代的十三行遺址;B:舊石器時代的長濱遺址;C:新石器時代的卑南遺址。

      6.答案:()()ˇ;()ˇ;()ˇ

解析()北部海岸線曲折,擁有許多岬角與海灣。()西部海岸並沒有珊瑚礁地形。

      7.答案:()○;()╳;()○;()○;()2

解析()工廠與家庭廢水排入愛河,才是造成汙染的主因。()先興建汙水下水道,使得工廠與家庭廢水不再排入愛河,水質恢復後才能興建親水設施,使人們重回愛河遊憩。

      8.答案:3 1 2 1 

解析()「八部合音」是布農族的傳統祭典音樂。只有男子才能加入。「八部合音」是一種歌唱時的合音方式,並非指人數要 8 個人。

      9.答案:4 1 1 3 

   10.答案:4 1 2 

   11.答案:1 3 4 

解析()帝國時期大家族族長因具有影響力,常被推舉為地方領袖,參與各項公共事務,例如:調解紛爭、捐款建設鄉里、辦理慈善事業、修建寺廟等。()林爽文事件為帝國時期對抗政府的三大民變之一。

   12.答案:2 3 1 

解析()官方主導兩族群共同合作開墾,共享開發成果。()時稱原住民族為「番」,現在已不這樣稱呼。()金廣福是墾號,如同公司行號的名稱,並非一個人的名字。

   13.答案:2 2 3 4 

解析()西元 1955 年的秋天,因空軍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駕駛飛機經過今新北市 八里區觀音山上空時,由於羅盤受磁力干擾,發生異常現象,而意外發現遺址。()十三行遺址位於淡水河出海口交界處南岸。()十三行遺址差點就因都市計畫,興建八里汙水處理廠,而被一起開挖破壞。()十三行博物館所展出的展覽品有陶器、石器、鐵器和玻璃器及兩座墓葬等。

   14.答案:1 4 3 2   (6)ˇ

   15.答案:() 


() 3

解析A 臺南 北門位於臺灣西部,擁有潟湖景觀。B 墾丁位在臺灣南部,屬熱帶氣候區,溫暖乾淨的海水適合珊瑚生長。C 基隆港位於臺灣北部,有許多突出的岬角、內凹的海灣相間構成的海岸。D 清水斷崖位於臺灣東部地區,形成陡峭的海岸線。

   16.答案:2 3 4

解析()老太祖是平埔族群的傳統信仰,在受到人影響後才雕刻成神像。()人移民信仰從家鄉帶來的神明。

   17.答案:3 3 4 

解析()現在古法琉璃珠工藝已經很少見,大多是利用玻璃工藝製作仿古琉璃珠。()孔雀王子的傳說為愛情傳說。

   18.答案:()馬告生態園區保護神木(答案僅供參考);()因居住面積有限,所以在此建造階梯式的房屋。(答案僅供參考)

   19.答案:2 1

   20.答案:3 2 1 

解析()住在蘭嶼的原住民族是雅美族達悟族)。()魯凱族有關。()雅美族達悟族)規範族人捕魚的季節,讓飛魚不至於因為人類大量捕食而滅絕,說明他們具有生態保育的觀念。

   21.答案:1 2 3 

解析()臺灣的侵蝕作用,即大自然的風、雨、河水等對地表的破壞作用強烈,因此山脈高度才沒有明顯升高。

   22.答案:3 4 

解析()開挖其他河川建設新水庫,等於又是再度開發,除了有過度開發的疑慮,若沒有做好水土保持,遇到強降雨時,邊坡土石滑落至水庫中容易形成泥沙淤積,導致惡性循環,仍是使得水庫容量越來越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