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成語故事閱讀測驗

 

1.老馬識途

ˉˉ西元前六六三年,北方的山戎國侵略燕國燕國國君向齊國求救,齊國國君齊桓公親自率領大軍前去相救。
ˉˉ當齊國大軍打勝戰,準備返回時,卻發現迷了路。因為齊軍來的時候是春天,山青水綠,道路容易辨認,而返回時已是冬天,眼前白雪皚皚,山路彎曲多變,走著走著就分辨不清方向了。
ˉˉ儘管派出多批探子,仍然無法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供糧出現困難,再找不到出路,大軍軍隊就會困死在山谷。
ˉˉ管仲左思右想,心中產生大膽的猜想:狗離家很遠也能找到回家的路,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應當也有這番本領吧?
ˉˉ他對齊桓公説:「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讓它領路,帶大軍出山谷。」齊桓公立刻讓人挑選了幾匹老馬,放開韁繩,讓牠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說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的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牠們左彎右拐,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回齊國的路。
ˉˉ大家死裡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謀。從此,「老馬識途」就成為一個廣為流傳的成語。

(ˉ)1齊國大軍為何會在山谷中迷路?ˉ

          1敵軍故意施放煙霧無法看清方向。ˉ

          2大家七嘴八舌不聽主帥的指揮。ˉ

          3出征時和返鄉時的季節不同,景物改變。

          ˉ健壯馬匹不聽孱弱老馬的勸告。


(ˉ)2下列哪個詞語的意思和「老馬識途」接近?ˉ

            1駕輕就熟ˉ馬不知臉長ˉ害群之馬ˉ老馬伏驥。


(ˉ)3下列哪個情形適合使用「老馬識途」來形容?ˉ

            1阿利提出不同的觀點,謙虛的接受別人的指導。ˉ

            2阿奇努力練習,贏得直排輪比賽冠軍。ˉ

            3文華總是三天兩頭經常換工作。

                ˉ長期在廚房工作的嬸嬸,輕鬆解出祖傳祕方的要訣。

 

2.莫逆之交

  莊子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在莊子一書中對生命的認識有許多闡述。例如在大宗師一文裡,記述子祀子輿子犁子來等四人,互相談論:「誰能把『無』當作頭,把『生』當作背脊,將『死』當作尾脊骨,或者是有誰能知道死生存亡是同為一體的,我就與他做朋友。」結果四個人都心領意會於生命來自於無而至於有,最後又歸於死亡──即無。因而四人相視而笑,彼此心意相通,遂結為至交好友。
  後來「莫逆之交」這個成語就從原文「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意相投、至好無嫌的朋友。


(ˉ)1為什麼子祀子輿子犁子來會成為好友? 

              1四人合著莊子一書。                   他們佩服彼此的聰明才智。 

               3他們共同歷經生死關頭。 對生死看法一致,彼此心意相通。

( )2下列哪一個詞語的意思和「莫逆之交」相似? 

              1刎頸之交 點頭之交 泛泛之交 忘年之交。

 

3.坦腹東床

ˉˉ王羲之東晉著名的書法家,他為人坦率,不拘禮節。當時的太傅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他聽說當時的丞相王導家族裡有許多尚未娶親的公子,個個一表人才,便派遣家臣到王導府上做客,看看能否為掌上明珠物色到一個適合的丈夫。
ˉˉ王導聽完家臣的來意,便指著東廂房說道:「我們家的子弟都在東廂房讀書,你還是自己到廂房去看一看吧!」家的公子們早就聽說太尉的女兒漂亮又有才華,一聽說家已經派人來挑選女婿,不禁緊張了起來,個個正襟危坐,假裝刻苦讀書的模樣,態度很不自然。
ˉˉ這時候,唯獨王羲之一人像平常一樣斜躺在床上,露出肚子,大口吃著燒餅,一副悠閒自在、旁若無人的樣子。家臣回去之後,郗鑒急著問道:「家的公子們都如何呢?」家臣回答說:「他們看起來都很用心的整理儀容,緊張又慎重,只有一位好像不把求親這件事放在心上,躺在床上露出肚子,一點也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ˉˉ郗鑒聽了拍手叫好,哈哈大笑說:「當別人都矯揉造作的時候,他可以這麼自然率真,這正是我要的女婿人選!」於是就將女兒許配給王羲之王羲之沒有辜負老丈人的期望,後來他不僅拜官右軍將軍,所寫的蘭亭集序也成為歷代讀書人臨摹的經典書帖,而「坦腹東床」、「東床快婿」就用來指女婿。
【注釋】
一表人才:形容人相貌俊秀,儀態翩翩。
正襟危坐:整理服裝儀容,端正的坐好。形容莊重嚴肅的樣子。
矯揉造作:虛假做作不自然。


(ˉ)1郗鑒派家臣到王導家有什麼目的?ˉ

             1學習王導教育孩子的方式。ˉ為女兒尋找書法老師。

                   ˉ參觀東廂房建築。                                  ˉ物色女婿人選。


(ˉ)2王羲之為什麼不刻意裝扮自己呢?

                       ˉ因為他只對寫書法有興趣。ˉ

               2因為他為人謙遜,認為其他公子比自己優秀。ˉ

               3因為他不想討好別人,想以平常心面對。ˉ

               4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裝扮自己。


(ˉ)3「坦腹東床」用來指誰?ˉ

                   1女婿 女兒ˉ爺爺ˉ嬰兒。

 

4.食言而肥

ˉˉ春秋時期,魯國有位臣子叫孟武伯,他常常說話不算話,答應魯哀公許多事情,卻又沒有履行,因此,魯哀公心裡十分不高興。
ˉˉ有一次魯哀公生日,他設宴款待臣子,有位名叫郭重的臣子也被邀請。郭重身材肥胖,但因為有才能而受到魯哀公重用,孟武伯心裡既羨慕又嫉妒,因此想找機會排擠他。當他看到郭重的身材時,忍不住譏笑他:「郭重啊!你到底吃了什麼?怎麼這麼胖啊?」一旁的魯哀公聽見了,覺得孟武伯不但無禮,平時還常常失信於人,不禁勃然大怒:「若是一個人平時答應他人的事沒有做到,吃了太多話到肚子裡,能不變胖嗎?」孟武伯聽到魯哀公話中有話,知道他在諷刺自己言而無信的行為,就紅著臉離開了。
ˉˉ後來「食言而肥」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人不守信用,而信守承諾的人也可以說是「從不食言」了。
【注釋】
款待:招待、接待。
勃然大怒:非常生氣。


(ˉ)1為什麼魯哀公會怒斥孟武伯?ˉ

                 1他太肥胖了。ˉ他不守信用又無禮。ˉ

                  3他吃完宴會上的食物。ˉ他太坦護郭重


(ˉ)2下列哪一個詞語和「食言而肥」的意思相反?ˉ

               1言而無信ˉ出爾反爾ˉ一諾千金ˉ自食其言。


(ˉ)3下列有關「食言而肥」的運用,何者錯誤?ˉ

              1這種「食言而肥」、常常說謊的人會失去大家的信任。ˉ

             2有了這張白紙黑字的合約,他應該不會反悔,「食言而肥」。ˉ

             3他最喜歡說些「食言而肥」的話,來吹捧自己的能力。 

             4他常常「食言而肥」,大家已經不再信任他。

 

5.欲罷不能

  孔子的學生顏淵有一次讚美孔子說:「老師給我的感覺,是我越抬頭看,越覺得高;越用心鑽研他的道理,越覺得深。常常覺得自己已經有一點了解,好像來到了老師的跟前,忽然間卻又覺得落後一大截。雖然老師的道理是如此高深,不可捉摸,但是老師善於有步驟的引導我們,用各種文獻來豐富我們,又用禮來約束我們的規矩,讓我們越學越有心得,想停止都不可能。當我覺得已經用盡所有心力,好像可以獨立研究了,但是想再往前邁進,卻又不知從何著手。」
  顏淵門弟子中,最被孔子看重的一位,他所說「欲罷不能」,是一種來自內在的學習渴盼,讓自己無法停止。後來演變成為成語,泛指想要停止卻做不到。


( )1孔子顏淵是什麼關係? 

                              1.君臣 2.朋友 3.師生 4.父子。


( )2根據文章敘述,可知顏淵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1.事親至孝 2.赤膽忠心 3.博學多聞 4.求知若渴。


( )3下列關於「欲罷不能」的運用,何者錯誤? 

                          1.做研究工作時,「欲罷不能」是常有的事。 

                        2.他們誰也不讓誰,常為了小事而吵得「欲罷不能」。 

                  3.這局棋殺得難分難解,雙方「欲罷不能」。 

                        4.這本小說實在太好看了,讓我「欲罷不能」,只好一口氣看完。

 

6.對牛彈琴

  東漢末年,有位精研佛理的學者名叫牟融,他向儒家子弟請解佛理時,並沒有引用佛典,而是儒家詩經書經等書。有人問牟融:「佛家經典那麼多,內容廣博深厚,為什麼不用佛經講解呢?」牟融說:「你們對儒家經典的內容較熟,我引用儒家經典解釋佛理,你們很容易就能了解。相反的,若是我引用你們不熟的佛典,就像對瞎子說各種漂亮顏色,對聾子演奏音樂,一點幫助也沒有。」
  牟融接著說:「從前有位音樂家名叫公明儀,彈得一手好琴。有一天,公明儀彈奏美妙的弦音給牛兒聽,牛只是低著頭吃草,一點也不理會。公明儀改彈像蚊子嗡嗡嗡、小牛哞哞叫的聲音,牛紛紛停止吃草,搖著尾巴,豎起耳朵聆聽這些聲音。而我用儒家經典向你們闡釋佛理,也是同樣的道理呀!」
  在場的儒者終於了解牟融的做法,於是,更加專注的聽他講經。


( )1牟融的身份是什麼? 

                      1.儒生 2.音樂家 3.精研佛理的學者 4.講解儒家經典的學者


( )2「對牛彈琴」被用來比喻什麼? 

                      1.要發自內心愛動物 2.表現愛牛的樣子就是要對牛彈琴 

                      3.經書內容多元豐富 4.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


( )3下列關於「對牛彈琴」的運用,何者錯誤? 

                          1.跟他講道理,簡直是「對牛彈琴」,還是別浪費脣舌吧! 

                          2.他們爭先表演「對牛彈琴」,誰也不讓誰。 

                         3.你這場演講內容很精采,遺憾的是「對牛彈琴」,我們都聽不懂。

                  4.我根本不懂抽象畫,害你浪費這麼多時間來「對牛彈琴」,真抱歉。

 

7.不翼而飛

ˉˉ春秋時,齊國國君齊桓公有年春天計畫到東海出遊,之後再轉往南邊。消息傳出後,有人便說:「桓公這次出遊,有如古代賢王出巡。」桓公聽了十分不解,便請教大臣管仲這話是什麼意思。管仲說:「古代賢王春天出巡是為了體恤民情,視察農事是否順利,這關乎國家的民生大計,而不是為了遊玩。如果為了遊玩而勞民傷財,必定會引起民怨,導致滅亡。」桓公聽了一直點頭稱是。管仲又勸諫桓公說,他貴為君王,所說的話傳播速度很快,即使沒有翅膀也會一下子飛到千里之外,告誡他一定要謹言慎行。

                                            後來「不翼而飛」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消息、言論等不待推廣便迅速傳播,後來則多於比喻物品無故遺失。


(ˉ)1管仲對於齊桓公出遊一事,表達什麼想法?ˉ

                                   1.管仲贊成齊桓公出遊,因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ˉ

                                   2.管仲擔心齊桓公生氣,不敢表達任何意見。ˉ

                                   3.管仲希望齊桓公避免勞民傷財,出遊玩樂。ˉ

                                   4.管仲希望齊桓公能堅持己意,勿輕易受他人影響。


(ˉ)2關於「不翼而飛」的使用方法,下列何者錯誤?ˉ

             1.真是奇怪,我才出去一下子,抽屜裡的錢包竟「不翼而飛」了。

             2.今天我一下公車,發現口袋中的皮夾「不翼而飛」,就趕緊報警處理。

          3.當他發現放在保險箱裡的鑽石「不翼而飛」,整個人都傻了。

ˉ4.這次科技展,廠商推出「不翼而飛」的新型飛機,創新的理念獲得大家

                   的好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